“都说暑假儿科忙,其实忙得很有‘节奏’。”7月15日,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蓉燕笑着说。在陈蓉燕看来,儿科医生像在走一道精妙的平衡木:既要当“全科医生”,又要向“专科专家”迈进。
“孩子不会说话,看病得像侦探。”她描述儿科医生日常接诊的模样:因为这里接诊的大部分是婴幼儿,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医生看诊时必须先做全方位的体察——从囟门摸到小肚子,耳朵要检查有无中耳炎,喉咙要看看是否红肿……曾有孩子因腹痛就诊,最终通过B超查出阑尾炎;也有因发热就诊的患儿,被“揪”出流感之外的其他病症。“漏掉一个细节,可能就错过一条重要线索。”
但仅有“全科”思维还不够。陈蓉燕的专长在儿童呼吸系统与婴幼儿喂养领域。每周二、四的哮喘过敏门诊,常挤满从外地赶来的家长——孩子反复咳嗽数月,家长便带着“是不是哮喘”的疑问直奔这里。小婴儿皮肤长红斑、喉咙水肿等,也可能被转介至次,排查食物过敏。
喂养门诊的精细程度,折射出如今年轻父母养育观念的变化。
“以前家长问‘辅食怎么加’,现在问题升级了。”陈蓉燕回忆,有家长会询问“米粉每天几克?橄榄油加多少毫升?肉菜精确到克行不行?”甚至有家长捧着记录本,上面详细标注每餐食材克重。
面对高要求家长,陈蓉燕和她的团队的应对策略是专业进化:她考取北美呼吸治疗师证书,深耕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诊疗。而医院平台则提供了强大支撑——孕产期筛查出的遗传代谢病患儿,后续可无缝转至儿科随访;孩子若在体检中发现异常,医生在电脑上一点,转诊单直通儿科进行后续仔细诊疗。医院各科室之间的畅通,让就医流程更便利,家长更安心。
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,“儿童友好”绝非口号。每个科室都有不同主题的涂鸦设计,儿科以海洋为主题,布置了温馨又奇幻的门诊和病房;75厘米高的迷你扶手,专为一岁宝宝设计;抽血窗口特意降低,孩子伸手即可完成。更贴心的是科室的规划布局:门诊、抽血、雾化等等全在一层楼解决,家长不用抱着孩子跑上跑下。
2025年,潇湘晨报·晨视频启动“名医天团”计划,联合湖南省内顶尖三甲医院,将百位名医专家主页“搬”进你的手机。本次活动开放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多位权威专家的号源,其中就包括陈蓉燕副主任医师的号源:下载晨视频App,进入“名医天团”专区,即可在相应时间预约挂号。用晨视频App挂专家号,顶级医疗资源触屏可及。
陈蓉燕,儿科副主任医师。湖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,中国研究型医院儿科学分会委员。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,擅长于儿童哮喘与过敏,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。参与完成药物临床试验多项,主持及参与完成长沙市科技局课题、湖南省卫健委课题两项。
看诊时间:每周二、四上午在儿童哮喘(过敏)专科门诊坐诊;每周四、日上午在儿科门诊坐诊。
挂号成功后,请于当日上午9点~10点前往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诚信楼1楼门诊办公室(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旁边房间)确认。周日确认请直接到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创新楼二楼206诊室找医生加号。
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
举报/反馈维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